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核心課程修習辦法
第一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(以下簡稱本校)為保障學生修習核心課程之權益,並提供教學單位開課之依據,特訂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核心課程修習辦法(以下簡稱本辦法)。
第二條 依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課程通則,本校核心課程分為基本素養課程及領域課程:
一、基本素養課程,包含批判思考、量性推理、組織與管理,以及生命及品格教育等四大方向。
(一)批判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:學習以理性、開放、客觀及批判的態度,分析資訊與證據的正確性,釐清論點的脈絡及可信度,以作為價值判斷與行動的基礎。
(二)量性推理(quantitative reasoning):學習以數學、統計與資訊科學的方式與模型理解及分析資料,進行推理及預測,並就相關方法及學科進行反思性的探究。
(三)組織與管理(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):培養對人力、時間及其他資源的規劃、協調及統整的能力,領導統御的實力,以宏觀永續的視野,運用有效及具創意的方式解決問題並進行決策。
(四)生命及品格教育(life and character education):透過知識學習、生活實踐、師生互動及社會參與,提升對自我的認識,發展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,培養團隊合作能力,尊重他人及關懷社會與環境的態度,以及履行公民的責任。
二、領域課程
(一)人文與美學(Humanities and Aesthetics):帶領學生探索、分析、反思及體驗不同藝術類別、文學與文化傳統,進而瞭解、欣賞及尊重自身與他人文化。
(二)個人、社會與文化(Individuals, Societies and Cultures):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,理解個人與社會變遷、經濟與政治發展間之關係,以培養兼具在地與全球化視野,掌握並解決社會及國際重大議題之能力。
(三)公民與倫理思考(Civics and Ethical Reasoning):藉由標定重要社會議題與案例,引導學生透過多元的觀點、嚴謹的學術思辨,進行與是非、公義、平等及社會責任相關之哲學與倫理討論,並引伸至生活實踐之上。
(四)社會中的科技與自然(Science, Technology and Nature in Society):帶領學生瞭解科技、自然環境及人類社會相互生成的關係,並以包含科學探索在內的方式,以前瞻及跨域的觀點勾勒出科技創新、社會公義及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前景。
各教學單位開設核心課程,需經共同教育委員會及共同教育中心聯席課程委員會審核通過。
第三條 學生修習核心課程至少18學分,須符合下列原則:
一、基本素養課程至少6學分,經認可為核心課程者,如為學生所屬學系必選修課程、學院共同必修,包含其他教學單位開設之相近課程,不得採計為核心學分。
換修條件:當學生所屬學系畢業規定之必選修課程與基本素養課程相近,學生原需修習基本素養課程,得換修領域課程,以滿足核心課程18學分之要求。
二、領域課程至少8學分,各領域學分數可由各學院規範,各學院亦可要求必修特定課程。
三、完成前述兩類課程的最低學分數要求後,其餘4學分可自由選修核心課程。
第四條 本辦法經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、教務會議核備後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
校區 | 學院 | 各領域學分數規範、必修特定課程之要求 |
交大
|
電機學院、資訊學院、理學院
客家學院、生物科技學院 管理學院(工管系、資財系) |
不予限制,至少8學分 |
工學院 | 至少修習「社會中的科技與自然」領域2學分,其他領域不予限制。 | |
管理學院(管科系) | 至少修習「人文與美學」、「個人、社會與文化」、「公民與倫理思考」、「社會中的科技與自然」領域各2學分 | |
人文社會學院
管理學院(運管系) |
至少修習二個領域課程
|
|
百川 | 依專業核心學院課程之課程規範 | |
陽明 | 醫學院 | 至少修習二個領域課程
(醫學系必選修普通心理學相關課程) |
牙醫學院、生命科學院、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、藥物科學院、護理學院、學士班大一二不分系 | 不予限制,至少8學分
(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、藥學系、護理學系必選修普通心理學相關課程) |